「麻糬」意思是什麼?麻糬造句有哪些?麻糬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麻糬意思是什麼?麻糬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麻糬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麻糬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麻糬的意思

釋意一種用糯米製成,軟而韌性強的食品。

麻糬的用法、造句

用法、例句[例]紅豆麻糬、花生麻糬

麻糬的注音

注音(1)ㄇㄚˊ ㄕㄨˇ

麻糬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1)má shǔ

麻糬的筆畫

筆畫má shǔ
拆解字詞>>
以上資料來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麻糬造句、例句

  1. 麻糬軟糯的口感總是讓我忍不住一口接一口地吃。
  2. 祖傳的麻糬製作秘方讓這個小店口碑極佳。
  3. 這個赤豆麻糬內餡口感綿密,又有淡淡的甜味。
  4. 吃完綠豆麻糬後,我覺得清爽宜人,很適合夏天。
  5. 我喜歡把麻糬切小塊拌入珍珠奶茶中,超美味。
  6. 紅豆、綠豆、花生麻糬,每種都是我最愛。
  7. 風味獨特的芝麻麻糬是我的必買在地特產。
  8. 來東京不吃草莓麻糬,真的來白不來。
  9. 假期我和家人一起動手做麻糬,大家都玩得很開心。
  10. 每年過年我都必定買了平安麻糬,祈求一家人平安幸福。

「麻糬」的維基百科解釋

麻糬糯米糰子,是一種由糯米製作而成並且軟而有黏性的食物,通常為白色扁球體,是華南、台灣、日本、朝鮮半島等地的傳統小吃。

麻糬在東亞地區十分流行,各地叫法不同,中文有麻糬、麻糍、糍粑饃飢或𫃎()糬等名稱。

餅(もち)Mochi ,在日本「餅」是麻糬、年糕的意思。

根據奈良時代(710年–784年)的文獻記載,在當時「餅」似乎是一種貴族才能吃到的甜品點心。到了平安時代(784年–1185年)確立了節慶料理的概念,1月的鏡餅、3月的草餅、5月的柏餅等等相繼登場。而在鎌倉時代(約1185年–1333年)牡丹餅、烤麻糬(焼き餅)等麻糬類點心開始走向平民生活,於江戶時代(約1603年–1869年)普及民間,使得麻糬點心也漸漸成為年間節慶的必備料理。

台灣麻糬一種傳統的米食,做法有兩種,一種是將糯米浸泡之後磨成漿,然後將水分瀝乾,變成米胚,再把米胚蒸熟就完成了。另外一種是將糯米煮成飯之後,直接將糯米飯放入舂臼捶打,讓飯變成糊狀的飯糰。吃的時候可以沾糖粉或花生粉。

台灣客家人在婚喪喜慶活動,或廟會拜拜聚會時,經常用糍粑招待賓客。作法是將糯米磨漿蒸熟後,放入舂臼裡以杵大力搥擊增加黏度,此稱為舂粢粑(客語讀作qiˇbaˊ)

早期農業社會裡的客家莊,常見一群鄉親聚在一起共蒸共搥打糍粑,表示客家人久存的團結友好精神。將黏稠的粢粑用手捏成小塊狀,可沾花生粉、芝麻粉或糖粉食用。其實客家粢粑和台灣麻糬所使用的原料是相同的,差別在於客家吃粢粑是沾料配食,台式麻糬普遍則會包入花生、芝麻、紅豆等餡料,但台灣族群混居倒也沒如此壁壘分明。

原本由閩南傳來的糯米物叫豆薯,但根據調查作法應以失傳,不排除閩裔台灣人受到客家粢粑和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小點心和菓子的影響,外型有偏向和菓子,並且跟著改稱麻糬。

簡單作法的麻糬,攤販會放有一大坨麻糬、糖粉、芝麻及花生粉,店家摘下一小團麻糬,再包進糖粉、芝麻及花生粉,就成為好吃的麻糬(台北行天宮附近的不老客家傳統麻糬便是此作法,麻糬屬於非舂搗口感)

以往路邊小吃推車上也會有攤販製作把糖粉芝麻花生粉隨意裹上外裹的麻糬,口感跟糍粑不同,花生粉口味跟芝麻口味分售,現在台灣亦流行將花生粉芝麻粉擺放盒子內,方便顧客自行沾食。

台灣阿美族人稱小米做的麻糬為「杜侖turon」,是以前慶典或節日才吃得到的點心,現在為花蓮常見的伴手禮。

麻糬不僅是日本新年不可或缺的食物,在日本有些地區,有在嬰兒滿1歲時讓他背著名為「一升餅」的約2kg的麻糬的習俗,代表著希望他「一生衣食無缺」 日本麻糬常沾上黃豆粉一同享用。會被當成新年的裝飾品,叫做鏡餅(日本語:かがみもち Kagami Mochi)是由兩個圓的麻糬塊加上橙放在最上面組成的。因為橙在日本的諧音有「幾個世代」的意思,比喻健康永恆的家庭,世世代代繁榮昌盛,所以大家都會這樣裝飾鏡餅的。此外,日本亦盛行烤麻糬。

四川一帶,有稱為三大炮的糯米小甜食。鼓浪嶼有店家在賣麻餈,是芝麻粉和花生粉混雜裹上( 當時交易往來亦有一定可能性由台灣傳至鼓浪嶼麻糬作法,畢竟在台灣糍粑是客家族群為主要慶典盛行之食物)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