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鎮」意思是什麼?藩鎮造句有哪些?藩鎮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藩鎮意思是什麼?藩鎮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藩鎮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藩鎮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藩鎮的意思
釋意 | 唐代在邊陲各地設置節度使,鎮守土地,抵禦外侮,稱為「藩鎮」。後來權力逐漸擴大,形成軍人割據,常與朝廷對抗,為患甚烈。 |
---|
藩鎮的用法、造句
用法、例句 | [例]黃巢之亂後,藩鎮與宦官為禍更烈,終於導致唐的覆亡。 |
---|
藩鎮的注音
藩鎮的漢語拼音
藩鎮的筆畫
以上資料來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藩鎮造句、例句
- 明朝時期,官府將國土分為許多藩鎮,以便統治。
- 萬曆年間,三藩之亂使得明朝政權受到很大的威脅。
- 紀晚侯為了防止局勢動盪,決定在藩鎮加強防備。
- 在明清之際,藩鎮成為軍隊的重要據點,影響著局勢發展。
- 以蜀為首的藩鎮勢力在整個明朝時期都佔據了重要地位。
- 有些藩鎮與中央政權對立,使得政治局勢一度混亂不堪。
- 明朝末期,豫、鄂、湖、川四大藩鎮成為當時劍拔弩張的焦點。
- 在南明時期,吳三桂的力量在藩鎮中逐漸壯大。
- 明末的藩鎮往往為了保持獨立性而不願意依附中央政權。
- 在明清之際,一些藩鎮的割據現象對社會和經濟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
「藩鎮」的維基百科解釋
藩鎮,亦稱方鎮,是唐朝中、後期設立的軍事行政區。藩是「保衛」之意,鎮是指軍鎮;唐代朝廷設置軍鎮,本為保衛自身安全,唐玄宗為防止邊地胡人的進犯,大量擴充防戍軍鎮,設立節度使,共設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時稱天寶十節度。
天寶十節度中,安祿山就身兼范陽、平盧、河東三鎮節度使,後發動叛亂安史之亂。黃巢之亂之前,大部分藩鎮依舊服從中央政府,向中央繳納賦稅;而在部分河北一帶的藩鎮,即時稱「河朔三鎮」的成德、魏博和盧龍三鎮,則割據一方,表面上尊奉朝廷,但法令、官爵都自搞一套。據《舊唐書》記載在唐僖宗(862年~888年在位)時期「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亦不賦稅,形同獨立政權。黃巢之亂後,唐國勢衰敗,據《資治通鑑》記載:「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據記載河朔三鎮之一的魏博藩鎮「父子相襲,親黨膠固,其兇戾者,強買豪奪,逾法犯令,長吏不能禁,變易主帥,有同兒戲,如史憲誠、何進滔、韓君雄、樂彥禎,皆為其所立,優獎小不如意,則舉族被害」。後代史家把這種局面統稱為「藩鎮割據」。
安史之亂後,藩鎮成為唐政府對抗邊犯的重要屏障,據《新唐書•兵制》記載:「大者連州十餘,小者猶兼三四」,藩鎮和皇室、宦官之間構成錯綜復雜的關係網,據《新唐書•方鎮》記載藩鎮「喜則連衡而叛上,怒則以力而相併」。唐朝後期財賦重心轉移到江淮地區,東南豐沛的資源,使朝廷得以延續其統治。宋人尹源評說:「弱唐者,諸侯也;既弱而久不亡者,諸侯維之也。唐之弱,以河北之強也;唐之亡,以河北之弱也。」
爭議性的割據[編輯]
主條目:藩鎮割據
一說起藩鎮割據人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藩鎮與割據聯繫在一起,似乎安史之亂以後的唐朝已經是四分五裂,氣息奄奄了。且也模糊了人們對唐後期150多年政治風潮、經濟變革、制度更替以致文學藝術現象的正確認識和理解,將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複雜歷史籠統地稱作藩鎮割據。唐代藩鎮割據與動亂的歷史,是從安史之亂以後開始,所謂「安史平而藩鎮之禍方始」。黃巢起義以後,「天下分裂而無紀」,接於五代,陷於軍閥混戰的另一番境地,故史稱「唐亡於黃巢」。從公元763年安史之亂平定,到黃巢起義爆發的乾符年間,大約110多年時間裡,藩鎮的形勢是比較穩定的,藩鎮數目最多也大體固定在46個左右。
藩鎮幾乎成了分裂割據的代名詞,一部藩鎮史似乎就是混亂割據的歷史。這實際上是不合乎歷史事實的,唐代藩鎮近50個,被列入《新唐書·藩鎮傳》最多不過8個,是不能代表整個藩鎮的情況的。中晚唐時期藩鎮可分為四種類型,這些類型根據其功能和地域特點分別為河朔割據型、中原防遏型(非割據性藩鎮)、邊疆御邊型(非割據性藩鎮)、東南財源型(非割據性藩鎮)。而王援朝提出藩鎮的類型應該劃分為長期割據型、一度割據型、京東防內型、西北防邊型、南方財源型。一般所謂的軍閥割據,主要集中在河朔,大多是安史舊部歸降者,即「河朔三鎮」。
相關條目[編輯]
- 節度使
- 留後
- 藩 (日本),日本江戶時代對於將軍家直屬領地以外大名領國的非正式稱呼,其獨立性質與中國的藩鎮相當。
參考文獻[編輯]
-
^ 《舊唐書》卷19下《僖宗紀》
-
^ 《資治通鑑》卷259
-
^ 《舊唐書》卷181《羅弘信傳附(紹)威傳》
-
^ 《新唐書》卷50《兵制》
-
^ 《新唐書》卷64《方鎮表·序》
-
^ 《宋史‧尹源傳》
-
^ 7.0 7.1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 p.17-29, 77-104,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年。
唐朝藩鎮節度使
|
|
天寶十節度
|
|
安西四鎮節度使 | 北庭節度使 | 河西節度使 | 隴右節度使 | 朔方節度使 | 河東節度使 | 范陽節度使 | 平盧節度使 | 劍南節度使 | 嶺南五府經略使
|
|
|
元和四十八鎮 (前為元和時的地名簡稱,括號中為當時或者之後通用的軍號)
|
|
京畿道、關內道 |
朔方節度使 | 振武節度使 | 夏綏節度使(定難軍) | 邠寧節度使(靜難軍) | 涇原節度使(彰義軍) | 鄜坊節度使(保大軍) | 鳳翔節度使 | 豐州都防禦使(天德軍) | 同州防禦使(匡國軍) | 潼關防禦使(鎮國軍)
|
|
河東道 |
河東節度使 | 河中節度使(護國軍) | 澤潞節度使(昭義軍)
|
|
都畿道、河南道 |
東都畿都防禦使(佑國軍) | 汴宋節度使(宣武軍) | 徐泗節度使(武寧軍) | 陳許節度使(忠武軍) | 淄青節度使(平盧軍) | 鄆濮曹節度使(天平軍) | 鄭滑節度使(義成軍) | 兗海觀察使(泰寧軍) | 陝虢觀察使(保義軍)
|
|
河北道 |
懷衛節度使(河陽軍) | 魏博節度使(天雄軍) | 恆冀節度使(成德軍) | 滄景節度使(橫海軍) | 易定節度使(義武軍) | 幽州節度使(盧龍軍)
|
|
淮南道 |
淮南節度使 |
|
江南道 |
黔州觀察使(武泰軍) | 湖南觀察使(武安軍) | 福建觀察使(威武軍) | 江西觀察使(鎮南軍) | 宣歙觀察使(寧國軍) | 浙西觀察使(鎮海軍) | 浙東觀察使(鎮東軍) | 鄂岳觀察使(武昌軍)
|
|
山南道 |
山南東道節度使(忠義軍) | 山南西道節度使 | 荊南節度使 | 金商都防禦使
|
|
劍南道 |
劍南東川節度使 | 劍南西川節度使
|
|
嶺南道 |
嶺南節度使 | 安南經略使(靜海軍) | 桂管經略使(靜江軍) | 容管經略使(寧遠軍) | 邕管經略使(建武軍)
|
|
|
|
其他重要方鎮
|
|
磧西節度使 | 淮西節度使 | 兗鄆節度使 | 青密節度使 | 興鳳隴節度使 | 歸義軍節度使 | 代北節度使(大同軍) | 武貞軍節度使 | 武定軍節度使 | 威武軍節度使
|
|
|
貞觀十道 · 開元十五道 · 唐朝行政區劃(導航)
|
|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