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意思是什麼?流民造句有哪些?流民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流民意思是什麼?流民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流民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流民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流民的意思
釋意 | 遭遇災禍而四處流徙的人。 |
---|
流民的用法、造句
[例]明末流寇與流民結合到處作亂,朝廷卻束手無策。 |
流民的注音
注音 | (1)ㄌㄧㄡˊ ㄇㄧㄣˊ |
---|
流民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 | (1)liú mín |
---|
流民的筆畫
筆畫 | liú mín |
---|
流民的拆解字詞
拆解字詞 | >流>民 |
---|
流民造句、例句
- 古代來自其他地方的流民常被當作低下階級,被歧視。
- 戰爭和自然災害使得許多人成為流民,無家可歸。
- 政府在城市管理上嚴格管制流民的進入和居住。
- 許多年輕人背井離鄉成為流民,尋找更好的生活機會。
- 不少流民為躲避追債或警方追捕,常常四處流浪。
- 許多流民因缺乏基本權利,常受到不公平對待和剝削。
- 政府為改善流民問題,提供了各項安置和扶助措施。
- 許多流民被迫離開家鄉,前往異地尋找生存之道。
- 流民在社會上的地位極低,在人權和福利方面常常被忽略。
- 經濟落後和社會分化現象導致許多人成為流民。
「流民」的維基百科解釋
流民,又稱流人、流亡、流戶、流冗、流庸、流離、流者及盲流等,是中國歷史上對於轉徙四處的無業遊民稱呼,一般都是逃荒的農民,天災、苛吏、土地兼併、戰亂等都可能導致流民問題的出現。
最早在《詩經·大雅·召曼》提到:「瘼我饑饉,民卒流亡。」,管仲在齊國提出「禁遷徙,止流民」政策,目的是控制人口流動。兩漢時期,流民的大量出現是與豪族土地兼併有關。西漢時,流民問題已相當嚴重,漢武帝元狩四年,山東大水,有流民七十餘萬人;元封四年,關東流民二百萬;漢明帝多次下詔招撫流民。漢章帝下令若流民想返回故鄉,應提供他們旅費。東漢後期的流民現象,較之西漢更為嚴峻。流民暴動規模越來越大,終於形成了全國性的黃巾起義。哀帝時流民「以十萬數」,華歆收容流民,「四方賢士大夫避地江南者甚眾,皆出其下,人人望風。」宋朝也出現大量流民,張齊賢《洛陽縉紳舊聞記·齊王張令公外傳》載:「令招農戶,令自耕種,流民漸歸。」
明朝中葉以後,流民問題最烈,甚至直接導致了明朝的滅亡。明朝中葉以後,「災眚頻仍、催科無序,數年之逋,取盈一時」。流民一直是歷代朝廷的腹心之疾,福建連江縣永樂初與洪熙元年相比,「戶口什去其三四。」成化元年(1465年),戶科給事中袁芳等言:「比年以來,救荒無術,一遇水旱,饑荒老弱者,轉死溝壑,貧窮者流徙他鄉。」成化七年,荊襄山區屯聚流民九十三萬八千餘人。清代封鎖東北,嚴令禁漢人出關,但流民「擔擔提籃,或東出榆關,或北渡渤海」。乾隆十一年,「東省被災州縣,流民出口」。民國畫家蔣兆和繪有《流民圖》。
有明一代除農民之外,大量的匠戶、軍戶、灶丁寺工商業也易於流亡。正統元年,山東都轉運司「所屬各鹽場,在逃灶戶3350餘戶。棚民也算是流民的一種。
自古以來,流民就是黑社會的基本組成,西漢末的赤眉軍就是由流民演變而來。東漢末,曹操在青州收編了三十萬黃巾隊伍,形成了青州兵,這些隊伍的組成份子多是流民。成化元年(1465年)三月劉通、石龍、馮子龍等於房縣大石廠立黃旗起義,殺都指揮以下軍官三十八人,擁眾數十萬。成化六年十一月,又有劉通舊部李原、小王洪起義,流民附和者達百萬人,史稱鄖陽民變。明憲宗派白圭、項忠指揮鎮壓,四路圍攻,最終平定民變。成化十二年設立鄖陽撫治以及鄖陽府等州縣進行管理。
注釋[編輯]
- ^ 《後漢書·賈逵傳》曰:「後累遷為魯相,以德教化,百姓稱之,流人歸者八千戶。」
- ^ 《詩經·大雅·召曼》曰:「瘼我饑饉,民卒流亡。」
- ^ 《新唐書·殷侑傳》曰:「於時痍荒之餘……以仁惠為治。歲中,流戶襁屬而還。」
- ^ 《漢書·成帝紀》:「水旱為災,關東流冗者眾,青、幽、冀部尤劇。」顏師古注曰:「冗,散失其事業也。」
- ^ 《漢書·昭帝紀》:「比歲不登,民匱於食,流庸未盡還。」顏師古註:「流庸,謂去其本鄉而行,為人庸作。」
- ^ 《後漢書·和殤帝紀》:「黎民流離,困於道路。」《漢書·蒯通傳》:「今劉項分爭,使人肝腦塗地,流離中野,不可勝數。」
- ^ 《後漢書·來歙傳》:「隴西雖平,而人飢,流者相望。」
- ^ 明代童承敘云:「歲之凶也,有饑民,有流民。饑民者,我民之有籍者也。流民者,他民之逋亡及我民東西轉移者也。」《內方集·與宋巡撫論災荒書》,轉見《湖北文征》卷1,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497—499頁。
- ^ 《管子·四時》載:「禁遷徙,止流民,圉分異。」
- ^ 《史記·萬石張叔列傳》
- ^ 《三國志·魏志·華歆傳》卷13
- ^ 《明神宗實錄》卷四七。
- ^ 《明宣宗實錄》洪熙元年閏七月乙巳。
- ^ 《明憲宗實錄》成化元年秋七月辛末。
- ^ 《明憲宗實錄》卷九三。
- ^ 《明英宗實錄》二三
- ^ 《清史稿·食貨一》稱:「棚民之稱,起於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縣內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藝麻種箐、開爐煽鐵、造紙製菇為業。而廣東窮民入山搭寮,取香木舂粉、析薪燒炭為業者,謂之寮民。雍正四年定例,照保甲法一體編查。」
- ^ 《明史·李震傳》
參考書目[編輯]
- 孫如琦:《東漢的流民和豪族》,《浙江學刊》 1993年第3期
相關連結[編輯]
- 中國流民史
- 難民
- 流寇
- 流氓
- 羅漢腳
- 露宿者
- 闖關東
- 走西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