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意思是什麼?典範造句有哪些?典範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典範意思是什麼?典範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典範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典範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典範的意思

釋意學習的榜樣。

典範的用法、造句

用法、例句[例]他的孝親行為,堪為典範。

典範的注音

注音(1)ㄉㄧㄢˇ ㄈㄢˋ

典範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1)diǎn fàn

典範的筆畫

筆畫diǎn fàn
拆解字詞>>
以上資料來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典範造句、例句

  1. 良心商人的行為將成為企業倫理的典範。
  2. 他的藝術作品傳世,成為了後人學習的典範。
  3. 這件事情已經被證實是成功的行動石油災難的典範。
  4. 這個國家遵從世界和平模式,成為國際典範。
  5. 這所大學的教學方式已被證明是一個教育典範。
  6. 這家公司的持續成長聲譽,成為行業內的典範。
  7. 他的慈善捐款行為已成為關注弱勢群體的正面典範。
  8. 他遵守公正廉明的原則,成為了社會永恆的典範。
  9. 這部小說勇敢揭示了社會問題,成為了當代文學的典範。
  10. 他的勇氣和奉獻精神是我們全國人民精神的典範。

「典範」的維基百科解釋

範式(英語:Paradigm,源自希臘語 παράδειγμα),或譯典範,是一種基本的思維方式。

在古代修辭學中,它被理解為被引用為教條論證或道德教導的正面或負面證據的事件。 自18世紀後期以來,範式已被用來描述某種類型的世界觀或學說。該詞由格奧爾格·克里斯托夫·利希滕貝格(Georg Christoph Lichtenberg)等率先提出。 根據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 (Ludwig Wittgenstein) 的說法,範式是用來比較和判斷經驗的模式或標準。它們先於體驗(先驗)並提供方向。

在現代科學史上,該術語是由托馬斯·S·庫恩 (Thomas S. Kuhn) 率先提出並使其廣為人知。它描述了在一個歷史時期構成一門科學學科的基本概念的總和。這種「基本世界觀」的例子是地心世界觀或日心世界觀。這些基本觀點表明哪些問題在科學上是允許的,哪些可以被視為科學上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案。根據庫恩的說法,自然科學中的科學革命與範式的變化有關。

科學範式[編輯]

科學哲學家托馬斯·庫恩給出科學範式(scientific paradigm)或科學典範這個詞語的現代用法,其較偏好exemplarnormal science兩個更有哲學意義的概念。庫恩指出「範式」是在任何特定時期,界定一門科學學科的一套概念和實踐。在《科學革命的結構》中,他定義「科學範式」是公認的科學成就,曾在一段時期內為從業者群體提供了模型問題和解決方案。亦即:

  • 那些被觀察和被檢查的
  • 那些會被提出的相關問題以及其希望被解答的
  • 問題如何組織
  • 科學結論如何解釋

美國國家標準技術研究所於2015年發表七卷大數據參考框架(NIST Big Data Reference Architecture,NBDRA),於第一卷定義篇中將數據科學定為在理論科學、實驗科學和計算科學之後的第四科學範式。

另見[編輯]

  • 範式轉移
  • 世界觀

參考資料[編輯]

  1. ^ Gero von Wilpert: Sachwörterbuch der Literatur (= Kröners Taschenausgabe. Band 231). 4., verbesserte und erweiterte Auflage. Kröner, Stuttgart 1964,  本條目是從已進入公有領域的出版品所整合而來:Dictionary of National Biography. London: Smith, Elder & Co. 1885–1900. , S. 194.
  2. ^ Stephen Edelston Toulmin: Menschliches Erkennen, I: Kritik der kollektiven Vernunft, übersetzt von Hermann Vetter. 1. Auflage,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1978, ISBN 3-518-07436-9, S. 131f
  3. ^ Thomas S. Kuhn: Die Struktur wissenschaftlicher Revolutionen. 2. Auflage, Suhrkamp, Frankfurt am Main 2009, ISBN 978-3-518-27625-9.
  4. ^ 存档副本 (PDF). [2022-06-07].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22-06-09). 
  5. ^ 大數據, 2017, 3(4): 11-19 doi: 10.11959/j.issn.2096-0271.2017037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