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板球」意思是什麼?籃板球造句有哪些?籃板球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籃板球意思是什麼?籃板球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籃板球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籃板球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籃板球的意思
釋意 | 籃球比賽中,球投出後碰到籃圈或籃板而彈出的球。 |
---|
籃板球的用法、造句
用法、例句 | [例]他是這場籃球比賽中,搶得最多籃板球的球員。 |
---|
籃板球的注音
籃板球的漢語拼音
籃板球的筆畫
以上資料來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籃板球造句、例句
- 籃板球是籃球比賽中的一個重要元素,掌握籃板球技巧很關鍵。
- 強壯的籃板球員可以幫助球隊贏得更多的進攻機會。
- 籃板球員需要有強大的身體素質和優異的彈跳能力。
- 籃板球可以分為進攻籃板和防守籃板兩種。
- 在籃板球爭奪戰中,身高和體重對籃球員的影響非常大。
- 籃板球的爭奪往往非常激烈,需要球員具備一定的膽識和實力。
- 籃板球可以提供球隊進攻和防守兩方面的支援。
- 籃板球員經常需要爬上爬下,需要有良好的心肺功能和耐力。
- 籃板球在籃球比賽中同樣重要,能力越強的球隊通常能取得更多的籃板。
- 籃板球是籃球比賽中讓球員鍛煉力量、勇氣和決心的關鍵元素之一。
「籃板球」的維基百科解釋
籃板球(英語:Rebound)是指在籃球比賽中,出手不進的球便會產生一個籃板球。無論是遭到阻攻之後還是罰球不進,每次沒有命中的出手後之得球權都算在其中。
介紹[編輯]
籃板球分成兩類,一類是球權在籃板球之後有所轉換的「防守籃板」,一類是球權無轉換且仍保留在進攻方手中的「進攻籃板」。然而並非所有的出手不進都會重新讓24秒進攻時間重調,像是NBA的規則為球權沒有轉換或是球無觸框時,都不會重新計算進攻時間,而NBA是在1970-71年球季才開始有正式分開紀錄進攻與防守籃板。
籃板紀錄並非每一個都會被列入個人紀錄中,對於球權掌握難以判斷的籃板球則會被列入為「團隊籃板」,例如罰球兩次的第一罰不進,該球為不可搶的籃板球,此球會被列為攻方的團隊籃板(NCAA的非出手犯規或一加一罰球不屬此例)。當籃底下爭搶激烈但未有哪一方球員真正掌握球權時,球被碰出界外,或者是攻方投出籃外空心球而直接出界等等,由於無法確認哪位球員掌握球權,如此都會紀錄為團隊籃板。
搶奪籃板球的要素是球員的高度、彈跳力、力量和位置感,雖然許多中鋒和大前鋒的籃板球成績較高,但一些相對於比較矮小的內線球員如NBA的巴克利和丹尼斯·羅德曼靠著敏捷的反應和技術也有不俗的籃板球數據。NBA歷史上奪得最多籃板球的球員是威爾特·張伯倫,共取得23,924個籃板球,平均每場22.9球。1960年11月24日在對陣塞爾提克的比賽中,他還單場搶下55個籃板球,成為NBA歷史上個人單場最高籃板球紀錄。
參見[編輯]
參考資料[編輯]
-
^ Glossary. BASKETBALL REFERENCE.COM. [2010-06-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4-26).
-
^ 单场籃板球:张伯伦55个成神迹 唯拉塞尔可媲美. 21cn體育. [2012-04-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1-04).
籃球運動
|
|
通用詞條 |
|
|
籃球規則 |
- 犯滿加罰
- 爭球
- 失誤
- 違例
- 3秒違例
- 5秒違例
- 8秒 / 10秒違例
- 籃上干擾
- 運球違例
- 二次運球
- 妨礙中籃
- 24秒違例
- 走步
-
犯規
|
|
籃球玩法 |
- 三不沾
- 空中接力
- 助攻
- 籃板粉碎
- 球霸
- 阻攻
- 壓哨球
- 采櫻桃
- 盤球
- 灌籃
- 歐洲步
- 後仰投籃
-
快攻
- 假摔
- 跳投
- 上籃
- 投籃得分
- 打四分
- 罰球
- 勾手
- 籃球招式
- 擋拆
- 站位
- 海報灌籃
- 籃球戰術手冊
- 籃板球
- 得分
- 掩護
- 籃下攻擊手
- 抄截
- 三分球
- 打三分
- 特倫特·塔克規則
- 空檔投籃
|
|
籃球戰術 |
通用戰術 |
|
|
進攻戰術 |
-
連續進攻
- 帶球運球突破
- 四角進攻
- 移動進攻
- 普林斯頓進攻
- 跑轟進攻
- 三角進攻
|
|
防守戰術 |
- 1-2-1-1區域緊逼
- 1-3-1防守攻擊
- 2-3區域聯防
- 變形蟲防守
- 一盯四聯防守
- 包夾
- 全場緊迫
- 駭客戰術
- 喬丹法則
- 收縮防守
- 人盯人防守
- 對位聯防
- 二盯三聯防守
- 區域聯防
|
|
|
籃球設備 |
- 籃板
- 籃球
- 籃筐
- 籃球場
- 三秒區
- 網
- 球權指示器
- 哨子
|
|
籃球服裝 |
|
|
相關詞條 |
- 破百選手
- 50-40-90俱樂部
- AAU全美代表
- AAU冠軍
- 麥肯式訓練
- 球員追蹤
- 投籃訓練
- 觸球訓練
- 籃球連勝
|
|
概述 · 索引
|
|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