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意思是什麼?文言造句有哪些?文言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文言意思是什麼?文言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文言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文言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文言的意思

釋意以古漢語為基礎的書面語。相對於白話而言。

文言的用法、造句

用法、例句[例]這篇文章以淺顯文言寫成,既典雅又流暢。

文言的注音

注音(1)ㄨㄣˊ ㄧㄢˊ

文言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1)wén yán

文言的筆畫

筆畫wén yán
拆解字詞>>
以上資料來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文言造句、例句

  1. 爾曹身後,仙人掌也。 (你們走了,留下仙人掌。)
  2. 伏雕之技,不可一世。 (雕刻技藝高超,獨步江湖。)
  3. 青山不老,綠水長存。 (雖然時光飛逝,但美好的事物永遠存在。)
  4. 橫掃千軍,如入無人之境。 (戰鬥勝利,沒有任何阻礙。)
  5. 鳳凰于飛,翱翔萬裡。 (鳳凰自由翱翔,遨遊萬里。)
  6. 終南踏雪,馬蹄音響。 (在終南山踏雪行走,聽到馬蹄聲響起。)
  7. 天下為公,莫貪莫殘。 (天下是大家的,不要貪心殘忍。)
  8.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常樂,知道什麼是止境,就可以避免危險。)
  9. 見微知著,明辨是非。 (從一點細節中洞察事物,明確認識對錯。)
  10. 春江水暖鴨先知。 (在春天的江水中,鴨子先知道水已經變暖。)

「文言」的維基百科解釋

文言古文,漢文化圈外通稱古典漢語(英語:Classical Chinese),也常稱爲「文言文」,是漢語的一種書面形式,起源自中國春秋戰國時期經潤飾的漢語口語(相較於西周以前被認為晦澀難懂、詰屈聱牙的文獻,如尚書、易經等)。據胡適考證,至漢代,文言已經脫離了日常口語,而當時的書面語(即文言)已經開始向復古和口語化兩個方向發展。

至中國唐宋時期,漢語的口語與先秦時期口語差異更加明顯,這時,有三種書面語:

  • 一種書面語是模仿上古漢文書面文獻的書面語,如唐宋八大家的散文,即古文運動的作品;
  • 另一種是在兩漢至魏晉南北朝的基礎上所形成的書面語,如西漢《史記》、東漢佛經翻譯、南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
  • 第三種則是各語言白話的源頭,如唐代的變文、宋代的話本等。

到了元、明、清的近代時期,情況與中古時期類似,既有模仿上古的書面語,如桐城派的散文,亦有今日所謂的文言(如明史、清史稿),又有所謂的近代白話,比如《水滸傳》、《西遊記》等(甚至有《荔鏡記》、《海上花列傳》等方言作品)。由於文言並不是一時一地的一種語言,因此不同時代或地區的文獻,在語法和詞彙上會有差異。

20世紀之前,漢字文化圈的士大夫均能通曉以漢字書寫的文言,故文言使用於幾乎所有正式的文書上,並且漢字文化圈中語言或口音不通者能以筆談的方式交流,如19世紀時操朝鮮語的朝鮮王朝雲峴君與清朝大臣吳長慶筆談、20世紀操閩南語的林獻堂與操粵語、官話的梁啟超於日本長崎筆談。

近代因民族主義興起,文言的地位逐漸被各地官方語言(日語、韓語、越南語)代替,而在中國,則隨著新文化運動發展,標準書面語的地位被基於北方官話的白話文取代。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