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大戰」意思是什麼?二次大戰造句有哪些?二次大戰的解釋、用法、例句


想知道二次大戰意思是什麼?二次大戰的造句有哪些?或是想知道二次大戰的注音、漢語拼音以及二次大戰的用法及例句有哪些嗎?在單詞意思解釋辭典通通找得到。

二次大戰的意思

釋意指西元1939∼1945年所發生的第二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世界經濟大恐慌,各國局勢不安,德、義、日三國乃想藉對外戰爭抒解內部矛盾,而發動的世界性戰爭,先後共有六十餘國及地區捲入戰爭。美國先後於1945年5月及8月在日本長崎、廣島投下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後結束。

二次大戰的用法、造句

用法、例句[例]二次大戰造成無數傷亡,是人類史上的一大浩劫。

二次大戰的注音

注音(1)ㄦˋ ㄘˋ ㄉㄚˋ ㄓㄢˋ

二次大戰的漢語拼音

漢語拼音(1)èr cì dà zhàn

二次大戰的筆畫

筆畫èr cì dà zhàn
拆解字詞>>>>
以上資料來於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二次大戰造句、例句

  1. 二次大戰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具毀滅性的戰爭之一。
  2. 二次大戰起因於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
  3. 二次大戰中約有7千萬至8千萬人喪生。
  4. 二次大戰期間,世界各國的戰爭傷亡都甚為慘重。
  5. 二次大戰在歐洲、亞洲、北非以及大洋洲等地展開。
  6. 二次大戰是一場具有廣泛影響的戰爭。
  7. 二次大戰致使世界民主力量反法西斯戰爭獲勝。
  8. 二次大戰後,世界出現了美苏對峙的冷戰時期。
  9. 二次大戰改變了世界格局,推動了世界多邊主義的發展。
  10. 二次大戰給人類留下了深刻的歷史教訓,提醒我們要珍惜和平。

「二次大戰」的維基百科解釋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1939年至1945年爆發的全球軍事衝突。第二次世界大戰涉及全球絕大多數的國家。包括所有的大國,並最終分成兩個彼此對立的軍事同盟——同盟國和軸心國。這次戰爭是人類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動員1億多名軍人參與這次軍事衝突。主要的參戰國紛紛宣布進入總體戰狀態,幾乎將自身國家的全部經濟、工業、科學技術用於戰爭之上,同時將民用和軍用的資源合併以便規劃。包括有猶太人大屠殺、南京大屠殺、肅清大屠殺、卡廷大屠殺、馬尼拉大屠殺、戰爭中日軍對中國軍民進行細菌戰、以及最終美國對日本首次使用原子彈等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戰也是有紀錄以來最多大規模民眾死亡的軍事衝突,總死亡人數達7000萬,是人類歷史上死傷人數最多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改變了世界局勢,英國、法國等歐洲殖民帝國衰落,美國、蘇聯則取代歐洲殖民帝國的地位成了新的超級大國並在戰後形成兩強格局,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

在1931年9月,日本便侵佔中國滿洲,建立傀儡國家滿洲帝國。至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後中日更爆發中國抗日戰爭。不過大多人把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定為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這次入侵行動即導致英國和法國向德國宣戰。然而德國在入侵波蘭後開始嘗試在歐洲建立一個帝國,自1939年到1941年為止,發動一連串戰爭使德國幾乎佔領歐洲大部分的地區,並和義大利、日本簽署三國同盟條約。而聲明保持中立的蘇聯在和德國簽訂《德蘇互不侵犯條約》後,也開始侵略,陸續佔領或吞併在歐洲邊界的6個國家,在這之中也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所佔領的波蘭領土。英國及大英國協的成員國則持續與軸心國作戰,並在北非和大西洋海上爆發多次軍事衝突,而這也使英國成了歐洲少數仍繼續抵抗德軍入侵的主要武力之一。1941年6月,歐洲的軸心國決定撕毀和蘇聯的合作約定,聯合入侵蘇聯,這次攻勢也使得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地面行動爆發,也就是巴巴羅薩行動,但在之後讓幾乎統轄整個歐洲地區的軸心國投入大量軍力來維持作戰優勢。

到了1941年12月,亞洲軸心國日本在華作戰已經多年而趨於疲軟,為了在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獲得領導地位,發動珍珠港事件,襲擊位於太平洋的英美殖民地以獲取南洋資源,導致美國向軸心國宣戰,歐亞戰場合攏的格局明顯浮現,雖然日本很快於西太平洋和東亞戰區獲得了主導權,但到了1942年時,日本開始在一系列的海戰中戰敗,在中途島海戰損失四艘航空母艦,歐洲的義大利也陸續於北非戰役及德國在史達林格勒戰役中敗退,這些都使軸心國暫停進攻的腳步。1943年時,義大利在西西里島戰役被同盟國部隊經其殖民地突尼西亞登陸打敗投降,推進至義大利南部,國內政變,總理貝尼托·墨索里尼失勢,導致分裂成兩個國家,另一方面德軍在庫爾斯克會戰戰敗後失去對於東線的主動權,同時美國在太平洋戰區中獲得了一連串的勝利,自此軸心國逐漸失去主導權並開始將佈署於各地的前線部隊進行撤退。到了1944年時,盟軍決定登陸法國諾曼第以開闢第二戰場,而蘇聯除了收復過去被佔領的領土外,也開始轉往進攻其他軸心國。在蘇聯部隊攻入柏林後,德國元首希特勒自殺,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區最終在1945年5月8日德國投降的情況下宣告結束。而另一方面美國在1944年和1945年成功擊敗了日本海軍部隊並陸續佔領數個重要的西太平洋島嶼,這使得日本列島隨時面臨同盟國部隊入侵的危機。最後在美軍分別於廣島市和長崎市投下原子彈並造成大量日本平民死亡。1945年8月9日蘇聯進攻日本控制下的中國東北地區,8月15日,日本宣佈接受波茨坦公告,也代表執行開羅宣言中無條件投降的條件,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簽署降書,宣布日軍、日軍大本營及日本控制下的軍隊向盟軍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正式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對世界影響極為深遠,改變往後世界的政治版圖和社會結構,特別是戰敗的軸心國集團被迫接受同盟國的安排。1945年10月24日聯合國亦宣告成立,期望能夠促進各國合作並防止未來的軍事衝突;同時戰勝的盟軍各國,也紛紛在聯合國各個機構中擔任重要職位,特別是以美國、蘇聯、中國、英國和法國5個國家為首成立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的常任理事國,主導著世界的秩序。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也促使美國和蘇聯二者勢力大幅擴張,成為彼此對立的超級大國,並在戰爭結束後展開長達44年的冷戰局勢。與此同時過去各個歐洲大國的影響力則逐漸下降,促使各個亞洲與非洲殖民地出現非殖民化的運動,陸陸續續有許多地方宣告獨立。而為了面對戰爭所帶來的破壞,各個國家也開始為自身的產業推出振興經濟措施;另外為了能夠穩定各國之間的外交關係,歐洲也開始推動歐洲一體化的目標。

以上資料來自維基百科

參考資料